靜心的靈魂:觀照
每當你能夠找到時間放鬆下來,只是存在,你就放棄所有作為。思想也是一種作為,集中精神也是一種作為,沉思也是一種作為。即使只有一個片刻,你什麼事都不做,只是停留在你自己的中心,完全放鬆,那就是靜心,一旦你得到了那個訣竅,你想要停留在那個狀態多久,你就可以停留多久,到了最後,你可以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停留在那種狀態。
一旦你覺知到你內在的本質可以保持不受打擾的方式,那麼,慢慢地,你就可以開始做一些事,而仍然保持警覺說你的內在本質沒有受到打擾,這是靜心的第二部分。
靜心的靈魂:觀照
每當你能夠找到時間放鬆下來,只是存在,你就放棄所有作為。思想也是一種作為,集中精神也是一種作為,沉思也是一種作為。即使只有一個片刻,你什麼事都不做,只是停留在你自己的中心,完全放鬆,那就是靜心,一旦你得到了那個訣竅,你想要停留在那個狀態多久,你就可以停留多久,到了最後,你可以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停留在那種狀態。
一旦你覺知到你內在的本質可以保持不受打擾的方式,那麼,慢慢地,你就可以開始做一些事,而仍然保持警覺說你的內在本質沒有受到打擾,這是靜心的第二部分。
靜心是冒險,是人類頭腦所能承擔的最大冒險。
靜心只是存在,什麼事都不做——沒有行動、沒有思想、沒有情緒,你就只是存在,那是一種純粹的喜樂。
當你什麼事都不做的時候,這個喜樂是來自哪裡呢?它來自無處,或者它來自每一個地方,它並不是由什麼東西所引起的,因為存在就是由喜樂這個東西所做成的。
當你什麼事都不做——不論在身體上或心理上,或其他任何層面上——當所有的行動都停止,而你只是存在,那就是靜心。你不能夠去做它,你不能夠去練習它,你要去了解它。
對奧修的靜心有興趣嗎?
想嘗試奧修的靜心嗎?
想親身體驗動態式靜心嗎?
這是一個不同於傳統的靜心工作坊。
透過身體活躍式的移動、舞動,清除身體內部的沉積,將沉睡的精力,再次變得活生生;把生活的重心從頭腦帶回到心、帶回到丹田–生命的源頭。
這個工作坊我們基本上將體驗三個靜心:
曼達拉靜心 https://reurl.cc/NaVop
心輪靜心 https://reurl.cc/yyzaO
亢達里尼靜心 https://reurl.cc/Qpzo9
這些靜心透過肢體的移動,擴展身體內部的空間。如果您很少運動,那麼這是一個啟動及開展身體的機會
參加團體請穿著舒適、無腰帶的衣服;團體中會大量流汗,請帶擦汗毛巾及水杯。
團體時間:8月12日下午13:00 - 18:00
團體費用:2000元(8/8前報名繳費$1600元)
上課地點:台北捷運圓山站附近,報名繳費後會通知詳細地址
報名表: https://goo.gl/forms/gSyeLNPQztfw3toA3
靜心不是集中精神。
在集中精神的時候有一個「自己」在專注,也有一個「客體」在被專注,有一個二分性;而在靜心當中,沒有一個人在裡面,也沒有什麼東西在外面;它不是集中精神,內和外之間沒有分隔,「內」繼續流進「外」,而「外」繼續流進「內」,那個劃分、那個疆界、那個界線不復存在,內就是外,外就是內,它是一個非二分的意識。
集中精神是一個二分的意識,因此集中精神會使人疲倦,當你集中精神的時候,你會覺得精疲力竭,你無法一天二十四小時都集中精神,你必須休假或休息。集中精神永遠無法變成你的本性。
靜心不會使你疲倦,靜心不會使你精疲力竭,靜心能夠變成一件二十四小時的事情,整天、整年都可以靜心,它能夠變成永恆,它就是「放鬆」本身。
也許是我個人的偏好,帶領靜心的這些年,「亢達里尼靜心」一直是我最喜歡推薦給朋友的一個靜心。對於剛接觸靜心的朋友,亢達里尼靜心容易學、不複雜;而對於靜心很多年的朋友,這個靜心卻是不斷深入探討覺知的一面鏡子。
「亢達里尼靜心」對頭腦而言是一個簡單的靜心,相對也往往被認為無聊、沒有〝技巧〞、不具〝挑戰〞的靜心。常常我會遇到朋友問我要帶領什麼靜心,只要說是「亢達里尼靜心」相對參加的意願就會降低。
我想說說為什麼我偏好「亢達里尼靜心」,因為:
亢達里尼靜心是一個溫柔的靜心。從第一個階段開始,就只是邀請震動的來臨,沒有強求,沒有意圖,就只是靜靜等待發生。就像懷胎9月的孕婦,等待著孩子的降臨。
靜心的方法是要幫你記住這門放鬆的藝術,所有的靜心方法都不過是這樣。
記住一些簡單的原則:以身體為起點。躺在床上,在睡意來襲之前,閉上眼睛,開始從腳掌的地方觀察你的身體。
從身體開始–看看整個身體:有沒有哪裡緊繃?腳嗎?腿嗎?胃嗎?有沒有哪裡是繃緊的、緊張的?如果你發現某處在緊張,就試著去放鬆它。不要離開這個點,除非你感覺到它已經在放鬆了。
把手臂也這樣走一遍–因為你的手就是你的頭腦,它們和你的頭腦有連結。如果你的右手很緊張,你的左腦也會很緊張。如果你的左手很緊張,你的右腦也會很緊張。所以先把你的手臂走一遍–它們幾乎就是你頭腦的分支–最後再來到頭腦的地方。
只有靜心不會被死亡所摧毀。世界上只有這一件東西並不屬於世界,並且超越世界之上。所以,不要哭,也不要為你的父親遺憾,因為一個人是在五十五歲或九十五歲死去都沒什麼不同。
這就好像當你早上醒來時,整個晚上和整個夢的世界就都不再有意義了──它失去了所有的意義。 所以使它成為對你自己的提醒,因為不論何時有人死去,例如你的父親或母親,那時,在你的內在也有些東西死了。父親不只存在於外在,他的存在與你的存在重疊著。你是從他那裡來的。他是把你帶進這個世界的工具,而他也在你的內在佔據了一些空間。當父親或母親死去時,你的某些部份也隨著他們死去了。你將再也不會相同──有一個空隙會在那裡。父親將永遠無法被取代。母親將永遠無法被取代。他們是不可取代的。
所以與其哭泣或遺憾──因為它們是頭腦用來避開死亡的詭計…如果你開始哭,如果你開始揮淚哭泣和遺憾,你就在自己身邊創造出一團迷霧,於是你將無法看到死亡的真相。當沒有情緒干擾的眼睛直接的注視死亡時,死亡就成為靜心。沒有情緒的干擾──就是直接的看進死亡當中。你的父親死了──這是事實。現在不論你哭不哭都沒有差別,所以,有什麼意義嗎?不管你是否覺得遺憾,事情都沒什麼不同。死亡發生了,你沒辦法扭轉它。所以與其浪費時間,不如看透它。深深的注視它,於是在你父親的死亡當中,你將看到你自己的死亡來臨,還有你孩子的死亡,還有你孫子的死亡。
在你父親的死亡當中,你可以看到你雙親的死,你父親的父親,他的祖父,還有祖父的祖父。死亡是一件普遍性的事實──沒有人可以例外,每個人都包括其中。不論富人和窮人,智者和愚者,黑人和白人,強者和弱者,不論虔誠與否,也不論是罪人還是聖人──所有的人都包括內在。死亡是非常普遍性的。看進死亡的事實,你將會看到整個存在正在死去,而那將會給你一個深刻的洞見──不只是關於死亡,也是關於生命,因為是生命帶來了死亡。 死亡包含在生命當中,它是內藏的,未顯露的。當孩子出生,他從第一口氣開始就在走向死亡。當他吸了一口氣,他就有一口氣那麼老──有某種東西已經死了。就從出生的第一刻開始,有某個東西就開始死去了。要經過七十年,或五十五年,或九十年,死亡才會完全展開,但看起來就像生命自身已經承載了死亡的種子。
頭腦是不自然的東西,它從來不會變成你自然的狀態;但靜心是一種自然的狀態,是一種我們已經喪失的狀態,它是一個失去的樂園,那個樂園可以被重新獲得。每一個小孩出生時都帶著一種靜心的狀態,但是他必須被帶進社會,它必須被教導如何思考、如何計算、如何推理、如何辯論,他必須被教以文字、語言和觀念,然後漸漸的,他就喪失了跟他自己天真的接觸,受到社會的汙染,變成一個有效率的運作機構,而不再是一個「人」。
一切的需要就是再度重新獲得那個空間。你以前就曾經知道它,所以當你首度知道靜心,你將會感到驚訝,因為以一個很大的感覺會在你裡面升起,好像以前你曾經 到過它,而那個感覺是真的,你以前曾經知道它,但是你忘記了。鑽石喪失在垃圾堆哩,但是如果你能夠將那些垃圾移開,你將會再度找到鑽石,它本來就是你的。
它不可能真的失去,它只能夠被遺忘。
我們一生下來就是一個靜心者,然後我們學習頭腦的方式,但是我們真正的本性仍然保持隱藏在深處的某個地方,就好像一個暗流,任何一天,只要再挖深一些,你將會發現那個泉源依然在流動,那個新鮮的水源仍然在流動,而生命裡面最大的快樂就是去找到它。
心輪是愛的能量中心。
這個夜晚邀請你一起來經驗連結內在最初的、神聖的、純粹的愛的能量。
"愛的能量”一直在你的內在,透過這個靜心連結這股能量並讓它流動;愛你自己,愛你身邊的每一個人,愛整個地球,整個宇宙。
愛能淨化世界,但一切從”你”開始〜